01
专业是立足之本。水利设计关乎江河安澜、民生福祉,专业是设计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石。专业意味着深厚的学识储备,要求设计人员精通水利工程的各项专业知识,从水文水资源、水利工程结构到地质勘察、生态保护等,都要了然于胸。专业更体现在精湛的实践技能上,在面对复杂的地形地貌、多变的水文条件时,能运用专业的技术和经验,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。无论是大型水利枢纽的规划,还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设计,专业的设计人员都能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,精准计算每一个数据,细致考量每一个细节,确保设计成果符合规范要求,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。而这种专业素养,正是 “精心设计” 的前提,只有具备专业能力,才能在设计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,为 “顾客满意、创造价值、服务社会” 打下坚实基础。
02
求真是行事准则。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,其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规律,“求真” 便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尊重与遵循。求真要求设计人员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,获取第一手的水文、地质、气象等数据,不被虚假信息误导,不凭主观臆断行事。在设计过程中,要敢于直面问题,不回避矛盾,基于真实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,不断优化设计方案。例如,在面对一条河流的治理设计时,只有真实掌握其流量变化、泥沙淤积等情况,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洪、灌溉等方案。这种求真精神,是 “精心设计” 的保障,只有基于真实情况的设计,才能真正满足顾客需求,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水利工程。
03
担当是责任体现。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、基础性和战略性,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设计院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,“担当” 便是这种责任的生动体现。担当意味着在项目设计中,要以对国家、对人民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严把质量关,确保工程安全可靠。当遇到技术难题或突发情况时,要勇于挺身而出,积极寻求解决方案,不推诿、不退缩。同时,担当还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上,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,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。这种担当精神,与 “创造价值、服务社会” 的企业宗旨高度契合,通过负责任的设计,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水利工程,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。
04
拼搏是动力源泉。水利设计工作往往面临着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技术难度大等挑战,“拼搏” 精神为设计院克服困难、不断前进提供了强大动力。在面对复杂的水利工程设计时,设计人员需要加班加点,深入研究,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;在项目工期紧张时,团队成员齐心协力,相互配合,确保设计任务按时完成。拼搏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,更是一种不断进取、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,激励着设计院全体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,创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。这种拼搏精神,是实现 “精心设计、顾客满意” 的重要支撑,通过不懈的努力,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服务。